“福”倒着贴的习俗源于哪里?
这里面有两种说法,分别在明、清两代。
一种说法认为倒贴“福”字源于一个民间传说:“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‘福’字作暗记准备杀人,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,令全城大小人家,必须在天明之前,都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‘福’字。其中有一户人家不识字,竟把福字贴倒了。第二天,皇帝派人上街察看,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,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。皇帝大怒,命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,马皇后忙对朱元璋说: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,故意把福字贴倒,这不是‘福到’的意思吗?皇帝一听有道理,便下令放了人。”所以以后人们在贴“福”字时都是倒着贴。
另一则传说认为“福”字倒贴的习俗来自清代恭亲王府。某年春节前夕,大管家为讨主子欢心,照例写了许多个“福”字让人贴于库房和王府大门上,有个家人因不识字,误将大门上的“福”字贴倒了。为此,恭亲王福晋十分恼火,多亏大管家能言善辩,跪在地上奴颜婢膝地说:“奴才常听人说,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,如今大福真的到(倒)了,乃吉庆之兆。”福晋听罢心想,怪不得过往行人都说恭亲王府福到(倒)了,吉语说千遍,金银增万贯,一高兴,便重赏了管家和那个贴倒福的家人。事后,倒贴“福”字之俗就由达官府第传入百姓人家,并都愿过往行人或顽童念叨几句:“福到了,福到了!”
“福”的含义
“福”的概念是很广泛的。福可解释为褐运、褐气、运气、幸福等。自古以来,又有“五福寿为先”的说法。所谓“五福”就是指:“一曰寿,二曰宣,三曰康宁,四曰攸好德,五曰考终命。”
“福”是人们孜孜以求、极其向往的人生大目标。于是福神应运而生,人们虔诚礼拜,希冀福降家门,福运绵长。福神源于福星,福星也就是岁星,亦即木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