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卢沟桥事变77周年之际,中央档案馆从馆藏档案中,选取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的45名日本战犯的亲笔供词,今起在国家档案局网站上向社会公布。
纪念抗战
勿忘国耻
首次在网上公布战犯笔供
据中央档案馆副馆长李明华介绍,中央档案馆收藏的这些侦查、审查、处理日本战犯的档案,主要包括纸质、照片、实物、录音、电影等五类,内容主要涵盖了侦讯日本战犯的案卷、日本战犯的罪证和实物案卷、日本战犯回国后情况的档案等这几个部分。
第一部分,侦讯日本战犯的案卷。据了解,1109名战犯相关的案卷数量达3000多卷。卷内包括有关侦查的法律文书及认定案犯罪行的材料和证据,每一名案犯的档案都包括:追究犯罪分子的受理书,侦查罪犯的总结意见书,罪犯的口供和笔供及其中文译文,罪行摘要记录,检举材料,控诉材料,罪行调查表等。其中,被起诉的45名日本战犯的侦讯案件就有300多卷。
第二部分,日本战犯的罪证和实物案卷。包括被害群众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控诉书,证明材料和讯问材料等,日本战犯的肩章、领章等证章,日本侵略者制造细菌用的鼠笼及细菌弹片等,法庭庭审的录音、罪证的照片等。
第三部分,日本战犯回国后情况的档案。这部分档案以照片为主,主要是反映中国归还者联络会的成员,回到日本后的生活及后来又到中国访问交流活动的情况。中国归还者联络会是由在中国政府释放的日本战犯回日本以后,于1957年9月成立的民间组织。
此次在互联网上公布笔供尚属首次。此前,中央档案馆对这批档案出版过《日本侵华战犯笔供》,先后为国内外有关机构、学者提供过,但都不是笔供的全部内容。李明华介绍,这次在国家档案局网站上公布的45名日本战犯的笔供,没有做过删节处理,只是出于人道的考虑,对其中受到性侵犯的女子姓名做了虚化。这样做,既不影响对档案的利用,又保护了当事人及其后人的权益。
45份笔供今天公布第一份
据李明华介绍,此次公布的档案,为日本战犯的笔供原貌,是用扫描仪将原物进行扫描后的原物真实体现,未经过加工、编辑。此外,每一个战犯的罪行不仅仅是依靠他的口供、笔供,而且还通过检举材料、控诉材料、赴犯罪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后被害人和目击者的证词等将罪行坐实,最后,综合相关情况形成《侦讯总结意见书》,每个战犯都在《侦讯总结意见书》的后面,对其罪行加以确认,并亲笔签名。
今天在国家档案局网站上公布的第一个罪犯的名字叫铃木启久,铃木启久在《侦讯总结意见书》的后面亲笔写道:“这些罪行是我在被讯问时,亲自供述的,并且其一切证据材料及与此有关的照片我看过,又经翻译念给我听了,我确认此总结意见书是正确的,并与我罪行符合。”
笔供摘录
据铃木启久1954年7月笔供,他1890年生于日本福岛县,1934年到中国东北参加侵华战争,任步兵第28联队长辅佐,1945年4月任陆军中将,第117师团长。同年8月31日在吉林被俘。
“在侵略中国期间”,“只我个人的记忆即杀害了5470名中国人民,烧毁和破坏中国人民的房屋18229户,其实际数字很(可)能还多”。
千余战犯笔供将分批公布
1945年8月14日,日本天皇裕仁发表停战诏书,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。新中国诞生后,接管和关押的日本侵华战犯达1109名,分别关押在抚顺、太原两地。
1956年4月25日,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《关于处理在押日本侵略中国战争中犯罪分子的决定》,根据此决定,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于1956年先后分三批对在押的1017名罪行相对较轻、悔罪表现较好的日本侵华战犯宣布免予起诉,并立即释放;同时,对职务较高、罪行较重的45名日本侵华战犯,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提起公诉;其余47名战犯在关押期间死亡。
李明华介绍,除了逐天公布这45位被起诉战犯的自供记录之外,中央档案馆正在着手整理没有被判刑的1017名日本战犯的笔供。未来将在加以整理后,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形式公布。(记者 牛伟坤)